一年一度的高考考试(平台)又要来了。高考考试不但对常识的考查,更是对考生应试心态的考验。每年高考考试前夕,总会有一些考生出现焦虑、心慌气短等问题,对此,心理专家表示,考生应把高考考试当成平常的一次考试,而不是决定生活的唯一选择,以平和的心态面对高考考试。
考试前进行自我评价
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赵长英介绍,考试前夕,考生非常重要的是培养积极心态,增强自信,正确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剖析,准确知道自己。在此基础上,考生要客观地评价自己,如此才能找到我们的地方,找到合适我们的目的。考生可以心理状况积极、健康的同学为榜样,领会好的心理状况,有意克制不好的心理活动,使之向好心理活动转化。考生还要掌握对过去的失败正确总结缘由,可以客观、正确地认识过去的失败。
调整好开心点
赵长英说,在调整心态的同时,考生要合理制定学习计划,增强信心,并注意调控情绪,做到乐观应付高考考试。高考考试对于不少考生来讲都是一场非常重要的考试,考生在考试前出现紧张情绪是非常正常的,适度的重压水平有益于激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。赵长英建议,考生必须要放轻松,尽可能早睡早起,调整睡眠节律,把天天的开心点调节好。假如考生在考试前很难入睡,天天晚上可以去跑跑步,再用温水泡泡脚。同时,父母也要调整心态,由于有些考生在考试前可能不喜欢说话、情绪容易波动,所以父母要尽可能给孩子考虑、安静的空间,不要去打扰他们。
专家列出作息时间表
对于考生来讲,高考考试不久前就不要熬夜苦读了。赵长英为考生制定的考试前作息表如下:6:00起床(适合运动),6:30早餐,7:15学习,10:00休息,10:30学习,12:00午餐,12:30午休(必须要平躺,不可以坐着打盹,午睡时间低于30分钟),13:00学习,15:00休息,18:00晚餐,19:00依据需要安排学习,22:00睡觉。